广电总局关于切实做好广播电视现场直播报道管理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30 15:54:16   浏览:834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广电总局关于切实做好广播电视现场直播报道管理的通知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电总局关于切实做好广播电视现场直播报道管理的通知


2005年9月10日
国家广电总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发出《广电总局关于切实做好广播电视现场直播报道管理的通知》,《通知》说,近年来,广播电视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在一些重大活动中积极进行现场直播报道,效果良好。现场直播报道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操作要求很高,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问题。为切实做好广播电视现场直播报道的管理工作,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现通知如下:
一、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的重大活动大型现场直播报道,特别是对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的活动进行现场直播报道,必须报国家广电总局批准。
二、各级广播电视机构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切实加强对现场直播报道的管理,严格审查把关,确保导向正确、播出安全。
三、各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切实加强对所属电台、电视台现场直播报道的管理,严格纪律,明确责任,确保广播电视现场直播报道万无一失。对有违反规定者要给予处理。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商业部关于全民所有制小型商业企业租赁经营国有资产产权管理的补充规定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 财政部 商业部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商业部关于全民所有制小型商业企业租赁经营国有资产产权管理的补充规定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商业部


规定
为了加强全民所有制小型商业企业租赁经营的国有资产管理,1989年11月27日,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和商业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全民所有制小型商业企业租赁经营国有资产产权管理规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各地执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现对全民所有
制小型商业企业租赁经营的国有资产产权管理补充规定如下:
一、《通知》是做好全民所有制小型商业企业租赁经营产权管理工作的法规依据,各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和商业主管部门要积极认真地贯彻落实《通知》精神,共同配合把小型商业租赁企业的产权管理工作做好。未转发《通知》的地区,接到本文后要立即转发。
各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指定人员负责抓好小型商业企业租赁经营的产权管理工作。未成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地区,暂由财政部门负责这项工作,组织力量抓好。
二、小型商业企业实行租赁经营,要贯彻自愿和平等竞争的原则,不能用行政命令强迫租赁,也不能将国有资产低价租赁。
三、要坚持实行抵押租赁办法,国有资产不能租赁给没有抵押能力或不按规定交足抵押金者经营。
四、企业出租前,原则上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租赁资产进行评估,评估费用在承租方商品流通费中的其他费用或企业管理费中列支。资产评估后的价值与原帐面价值(净值)的差额,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核确认后,作增、减有关国家资金处理。
微利和亏损的小型商业企业出租前是否要进行资产评估,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决定。
五、主管部门要督促承租方及时缴纳租赁费,加强租赁费的管理。租赁费的使用,要严格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主要用于商业网点建设,不得弥补企业亏损和挪作他用。商业主管部门在下达租赁费的使用计划时,要同时抄送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租赁费的收缴、使用和结余数额,主管
部门应于年终编制决算,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
六、为强化承租者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在租赁合同中,要签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具体考核指标和奖惩办法。考核的内容应包括国家固定资金、流动资金(包括企业流动资金)和专用基金。具体指标可根据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加以测算核定。
七、在租赁期间,承租方要按国家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公积金,用于发展经营。
八、在租赁期间,承租方对国有资产享有经营使用权。遇有涉及国有资产所有权范围内的资产处分时,如实行企业转让、出售、被兼并和投资入股等,必须报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
九、国有资产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数额,承租方要在年终编制决算报表,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并抄报同级财政部门。决算报表的具体格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自定。
国有资产年度决算报表,由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层层汇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汇总的报表(格式附后),于第2年的3月底以前报送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未成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地区,此项工作由财政部门负责。
十、租赁期间个人投资形成的资产,凡在实物形态上与国有资产不宜分割或属于关键设备的,租赁期满后,只能折价卖给企业出租方或投资入股,实物不得抽回。
附件:全民所有制小型商业企业租赁经营的国有资产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表格及编制说明
全民所有制小型商业企业租赁经营的国有资产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表编制说明:
一、“国家固定资金”以下各项,分别反映租赁企业占用国家的固定资金和用公积金补充的固定资金的年初数、本年增加数、本年减少数和年末数。
二、“国家流动资金”以下各项,分别反映租赁企业占用国家的流动资金的年初数、本年增加数、本年减少数和年末数。
三、“企业流动资金”以下各项,分别反映租赁企业占用的租赁前用专用基金、租赁后用公积金补充的流动资金的年初数、本年增加数、本年减少数和年末数。
四、“国家专用基金”以下各项,分别反映租赁企业占用的租赁前提取的专用基金和租赁后提取的公积金的年初数、本年增加数、本年减少数和年末数。
五、“固定资产原值年末数”项,反映租赁企业全部固定资产的帐面原值。
六、“本年应交租赁费”和“本年已交租赁费”项,分别反映租赁企业按规定应交商业主管部门的租赁费和已交商业主管部门的租赁费。
七、“利润总额”项,反映租赁企业实现的全部利润总额,亏损以“-”号表示。
八、“已交所得税”项,反映租赁企业已交给国家的所得税。
九、“企业留利”项,反映租赁企业按规定留用的本年利润和本年补留上年的利润。
十、“实行租赁经营的第1年,表内各项年初数均按出租时的国有资产数填列。
十一、表内各项本年增减数,均应填列增减的明细项目。
十二、本表各项目间的平衡关系如下:
1.1栏=2栏+3栏+4栏+5栏
2.2行=3行+4行
3.5行=6行+7行
4.8行=1行+2行-5行
5.10行=11行+12行
6.13行=14行+15行
7.16行=9行+10行-13行
8.20行=17行+18行-19行
9.22行=23行+24行+25行+26行
10.27行=28行+29行+30行
11.31行=21行+22行-27行
附件: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全民所有制小型商业企业租赁经营的国有资产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表
金额单位:千元
----------------------------------------------------------
| 行 | |商业|饮食服|工业|其他| | 行 | |商业|饮食服|工业|其他
项 目 | 次 |合计|企业|务企业|企业|企业| 项 目 | 次 |合计|企业|务企业|企业|企业
--------|--|--|--|---|--|--|-----------|--|--|--|---|--|--
栏 次 | |1 |2 | 3 |4 |5 | 栏 次 | |1 |2 | 3 |4 |5
--------|--|--|--|---|--|--|-----------|--|--|--|---|--|--
一、国家固定资金| | | | | | |四、国家专用基金 | | | | | |
--------|--|--|--|---|--|--|-----------|--|--|--|---|--|--
1.年初数 |1 | | | | | | 1.年初数 |21| | | | |
--------|--|--|--|---|--|--|-----------|--|--|--|---|--|--
2.本年增加数|2 | | | | | | 2.本年增加数 |22| | | | |
--------|--|--|--|---|--|--|-----------|--|--|--|---|--|--
① |3 | | | | | | ①提取折旧 |23| | | | |
--------|--|--|--|---|--|--|-----------|--|--|--|---|--|--
② |4 | | | | | | ②提取公积金 |24| | | | |
--------|--|--|--|---|--|--|-----------|--|--|--|---|--|--
3.本年减少数|5 | | | | | | ③ |25| | | | |
--------|--|--|--|---|--|--|-----------|--|--|--|---|--|--
①提取折旧 |6 | | | | | | ④ |26| | | | |
--------|--|--|--|---|--|--|-----------|--|--|--|---|--|--
② |7 | | | | | | 3.本年减少数 |27| | | | |
--------|--|--|--|---|--|--|-----------|--|--|--|---|--|--
4.年末数 |8 | | | | | | ①用于补充流动资金|28| | | | |
----------------------------------------------------------

金额单位:千元
----------------------------------------------------------
| 行 | |商业|饮食服|工业|其他| | 行 | |商业|饮食服|工业|其他
项 目 | 次 |合计|企业|务企业|企业|企业| 项 目 | 次 |合计|企业|务企业|企业|企业
--------|--|--|--|---|--|--|-----------|--|--|--|---|--|--
栏 次 | |1 |2 | 3 |4 |5 | 栏 次 | |1 |2 | 3 |4 |5
--------|--|--|--|---|--|--|-----------|--|--|--|---|--|--
二、国家流动资金| | | | | | | ② |29| | | | |
--------|--|--|--|---|--|--|-----------|--|--|--|---|--|--
1.年初数 |9 | | | | | | ③ |30| | | | |
--------|--|--|--|---|--|--|-----------|--|--|--|---|--|--
2.本年增加数|10| | | | | | 4.年末数 |31| | | | |
--------|--|--|--|---|--|--|-----------|--|--|--|---|--|--
① |11| | | | | |附列资料: | | | | | |
--------|--|--|--|---|--|--|-----------|--|--|--|---|--|--
② |12| | | | | |1.固定资产原值年末数|32| | | | |
--------|--|--|--|---|--|--|-----------|--|--|--|---|--|--
3.本年减少数|13| | | | | |2.本年应交租赁费 |33| | | | |
--------|--|--|--|---|--|--|-----------|--|--|--|---|--|--
① |14| | | | | |3.本年已交租赁费 |34| | | | |
--------|--|--|--|---|--|--|-----------|--|--|--|---|--|--
② |15| | | | | |4.利润总额 |35| | | | |
--------|--|--|--|---|--|--|-----------|--|--|--|---|--|--
4.年末数 |16| | | | | |5.已交所得税 |36| | | | |
----------------------------------------------------------

续表:
------------------------------------------------------------
| |行 | |商业|饮食服|工业|其他| |行 | |商业|饮食服|工业|其他|
| 项 目 |次 |合计|企业|务企业|企业|企业| 项 目 |次 |合计|企业|务企业|企业|企业|
|--------|--|--|--|---|--|--|-----------|--|--|--|---|--|--|
|三、企业流动资金| | | | | | |6.企业留利 |37| | | | | |
|--------|--|--|--|---|--|--|-----------|--|--|--|---|--|--|
| 1.年初数 |17| | | | | |7.独立核算企业户数 |38| | | | | |
|--------|--|--|--|---|--|--|-----------|--|--|--|---|--|--|
| 2.本年增加数|18| | | | | | | | | | | | |
|--------|--|--|--|---|--|--|-----------|--|--|--|---|--|--|
| 3.本年减少数|19| | | | | | | | | | | | |
|--------|--|--|--|---|--|--|-----------|--|--|--|---|--|--|
| 4.年末数 |20| | | | | | | | | | | | |
------------------------------------------------------------



1990年12月12日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视察办法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视察办法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


(1985年5月6日甘肃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保证宪法、法律、政策、法令、政令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省人民代表大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保证国家和全省计划、财政预算的执行,加强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监督,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省人民代
表大会代表进行视察活动。
第二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或者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可以根据需要决定组织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和省人民代表进行视察。
必要时可以邀请我省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当地州、市、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加视察。
第三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前,委托各县、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织在当地居住的省人民代表,就地进行视察或者调查研究,为开好省人民代表大会做准备。
第四条 视察的内容如下:
(一)国家宪法、法律、法令、政策和本省制定的决定、决议以及法规贯彻执行情况;
(二)国家和本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三)省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审议讨论的有关问题;
(四)议案和代表意见、建议办理情况;
(五)人民群众反映和关心的重大问题;
(六)常务委员会认为需要视察的问题。
第五条 常务委员会组成视察团或者视察组在视察前应由常务委员会办公厅将视察的主要内容通知省人民政府,或者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政府、法院、检察院接到通知后应及时通知有关地区和部门。
常务委员会派出的视察团或者视察组认为必要时,可以要求政府、法院、检察院根据视察的内容派出有关方面的负责人陪同负责处理视察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解决或者解答视察中提出的问题。
第六条 视察采用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调阅有关材料,个别访问和现场查看、询问等方法进行。
第七条 视察过程中,各有关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都必须如实反映情况和问题,提供必要的资料。
第八条 视察团或者视察组在视察结束后,应当向常务委员会提出视察报告。



1985年5月6日